教研室是教学和科研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在教学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为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特制定《教研室主任工作职责》。
一、基本任务
教研室主任的基本任务是认真贯彻执行专业教学计划,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协助学院做好本学院的教学工作。
二、具体任务
(一)教学组织管理
1.每学期开学第1周根据学院的工作计划,主持制订本教研室教学、科研、专业及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等工作计划,编写教研室工作计划日程表,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学期末做工作小结,学年结束后撰写学年度总结并向学院汇报工作,相关材料上交学院内存档。
2.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基本要求,按照学校以及学院教学管理规定,协助学院院长落实教学计划;组织教研室成员讨论和编写教学大纲,选好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详细的教学进度,明确一学期的工作目标。
3.严格按照专业教学计划安排落实教师教学任务。对现行教学计划有个别修改意见,必须正式报告学院和学校教务处,在征得同意后再具体实施。每学期末安排落实下学期教师教学任务。
4.建立听课制度。教研室主任除配合学院进行教学检查和评估外,还应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性听课,每学期保证听课3~5次,认真填写《听课记录表》,并作为教学档案交到学院办公室存档。教研室主任除自己听课外,每学期还应在教研室内组织1次以上观摩教学或交流教学并进行课后讲评,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及时掌握教学动态和教学情况,总结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案例,树立典型,大力表扬;对教学不认真,教学效果差的教师要指出,并限期改正;对教学认真但教学效果差的教师采取帮扶措施,并聘请有经验的教师给予指导;对确实不能胜任教学的教师,要及时向部提出整改意见。
5.经常性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或教师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及教师授课的意见和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共同研究改进措施和改革办法。
6.制定规范的教学文件管理系统,管理好本教研室的各类教学资料和教学文件。
(二)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
1.课程建设是教研室的基本建设。教研室主任应抓好此项工作,在确保所开课程在预期内达到合格标准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学院加大对一流课程的投入,按照一流课程标准进行建设,争创校级、省级及以上一流课程。
2.认真组织好教师进行期末批卷和学生成绩评定工作。课程考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研室主任应严格把关。重点课程要逐步建立试题库,把关期末命题标准。教研室主任对试题、参考答案认真审核,并组织好教师搞好期末批卷和学生成绩评定工作。
3.教学研究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研室应坚持每月两次教研活动。教研室主任应按照工作计划组织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开展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探讨;对课堂讨论、实践教学、考核等各教学环节的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撰写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研究论文,把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三)科学研究
教研室主任带头并组织教研室成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基金,开展课题研究。在科研项目研究中,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形成团队合力,力争发表较高水平的科研论文。
(四)学术交流
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广泛收集学术界关注、研究的新信息,同时将研究成果推向校外以扩大我院影响。对外出参加学术活动或学术会议的教师要建立考评档案;对教师带回的信息,要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
(五)师资培养
教研室主任积极配合学院制定和落实教师培养计划,包括学术方向、培养任务、培养时间、培养标准和要求,定期检查落实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所采取的措施落实情况。同时,制定教研室人员的工作量,做好教学评估和鉴定工作,对本教研室人员的配备、调整和晋升职务等方面向学院内提出初步意见。
附件:教研室主任常规工作一览表
教研室主任常规工作一览表
序号 |
时间 |
工作名称 |
工作要求 |
备注 |
1 |
2月开学初 |
期初检查 |
配合教学秘书检查教师教学材料的准备情况 |
着重检查新教师或上学期教学考核较差教师的授课计划、2周的备课余量,检查情况备案。 |
2 |
3月开学第二周 |
制定教研室本学期活动计划 |
根据学院工作计划确定本教研室活动计划及活动配档表 |
活动计划切实可行,不能走形式或走过场,注重教学内容、专业建设的改革,围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开展活动。 |
3 |
4月初-4月底 |
讨论完成教学轮次的专业改革等问题 |
为下年度专业和课程建设提出意见或建议。 |
提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初步方案。 |
4 |
5月上旬 |
期末考试工作 |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审查本教研室各考试课程的试卷(A、B卷) |
重点审查试卷中的知识点、题量、题型、时间长度,考试改革课程还要审查其实践部分的试题。 |
5 |
5月中旬 |
期中检查 |
根据学院里的安排进行期中工作检查 |
重点检查教师上课进度、授课计划的执行情况、教研室工作执行情况,写出总结交教学秘书。 |
6 |
5月下旬 |
安排下学期 教学任务 |
根据教务处下发的下学期教学任务表安排下学期的教学任务。 |
教学任务的安排,遵循课程主讲教师、骨干教师、普通教师的顺序,一般情况下不开新课。 |
8 |
6月上旬 |
选定教材 |
根据本教研室所属专业的教学计划,确定下学期教学任务以及选定教材。 |
由课程的主讲教师选定教材,并填表登记,教材选定后交教学秘书。 |
9 |
7月上旬 |
组织批改试卷 |
安排教师流水阅卷,把教师安排表交教学秘书 |
每份试卷至少3人流水阅卷;安排人员交叉进行试卷复核。 |
10 |
7月上旬 |
期末检查及总结 |
检查本学期教师教学完成情况、实训实习、教案、作业及试验报告的批改情况,书面总结本学期教研室计划的执行情况,交教学秘书。 |
重点检查教师授课计划的完成情况、作业和实训报告的批改、教案规范等。 |
11 |
7月上旬 |
收集教学材料 |
收集本学期需交的教学材料 |
按照教务处要求收集教学材料。 |
12 |
9月开学初 |
期初检查 |
配合教学秘书检查教师教学材料的准备情况 |
着重检查新教师或上学期教学测评较差教师的授课计划、2周的备课余量,检查情况交教学秘书备案。 |
13 |
9月开学第二周 |
制定教研室本学期活动计划 |
根据学院工作计划确定本教研室活动计划及活动配当表 |
活动计划必须切实可行,决不能走形式或走过场,必须注重教学内容、专业建设的改革,围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开展活动。 |
14 |
10月初-10月底 |
讨论完成教学轮次的专业改革等问题 |
为下年度专业和课程建设提出意见或建议。 |
提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初步方案。 |
15 |
11月下旬 |
期中检查 |
根据学院里的安排进行期中工作检查 |
重点检查教师上课进度、授课计划的执行情况、教研室工作执行情况,写出总结交教学秘书。 |
16 |
12月中旬 |
安排下学期 教学任务 |
根据教务处下发的下学期教学任务表安排下学期的教学任务。 |
教学任务的安排,遵循课程主讲教师、骨干教师、普通教师的顺序,一般情况下不开新课。适当安排外聘教师(中级以上企业人士,总人数的20%)。 |
17 |
12月下旬 |
期末考试工作 |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审查本教研室各考试课程的试卷(A、B卷) |
重点审查试卷中的知识点、题量、题型、时间长度,考试改革课程还要审查其实践部分的试题。 |
18 |
12月下旬至1月上旬 |
组织批改试卷 |
安排教师流水阅卷,把教师安排表交教学秘书 |
每份试卷至少3人流水阅卷,每人需在试卷上签字。 |
19 |
1月上旬 |
期末检查及总结 |
检查本学期教师教学完成情况、实训实习、教案、作业及试验报告的批改情况,书面总结本学期教研室计划的执行情况,交教学秘书。 |
重点检查教师教师授课计划的完成情况、作业和实训报告的批改、教案规范等。 |
20 |
1月上旬 |
收集教学材料 |
收集本学期需交的教学材料 |
按照教务处要求收集教学材料交教学秘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