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中大高教办〔2017〕2号发布,自2017年4月14日施行)
教学检查是实施教学管理及教学监控的重要举措,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期初教学检查
期初教学检查是对学期初教学准备和开始工作的全面检查。期初教学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教室安排、教材到位情况、教学安排和实践环节落实情况、教学文件制定情况、学生注册率、到课率以及其它教学支持服务情况。具体要求如下:
1、期初教学检查安排在学期正式上课前后一周内进行,由院(系部)、教研室负责。检查任课教师的教学准备情况,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含实习实训计划)和近两周教案的完成情况,以及其他教学软硬件的准备情况。对不符合有关要求的,应尽快整改按要求完成,并填写《期初教学情况检查表》(附表 12),按规定时间将检查表交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
2、各院(系部)教学秘书于教学准备周内检查课程安排、上课时间、上课地点、教材到位的落实情况,如有临时变动需通知相关教师和学生。
3、各院(系部)检查开课第一天的学生到课情况,填写《到课情况统计表》(附表 13),当日内报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和学生处。
二、期中教学检查
期中教学检查是对教学工作执行情况和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全面检查。检查的项目有:任课教师的教学文件、学生学风、教师教风、教学运行情况。
1、教学文件
各院(系部)要组织专人对照有关要求,对任课教师的教材、讲稿、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学进度表、教学日志和教学日历进行认真检查,保证教学资料完整性和规范性。
2、学生学风
检查内容包括当前学生学习风气,学生上课出勤率、作业质量数量、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情况等。各院(系部)组织教师进行评学活动,填报《任课教师对任课班级学生学习评议表》(附表 14)。各院(系部)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组织召开教师座谈会(可邀请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会后填写《教师座谈会记录表》(附表 15),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班级所在院系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以制定解决方案,及时解决。
3、教师教风
检查内容为当前教师教学的基本状况。包括师德师风、上课准时情况、对教学组织、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辅导答疑、作业批改以及学生对教学的需求情况等。检查方式为召开学生座谈会和搜集教学信息员反馈信息。各院(系部)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可邀请教师代表参加),了解教师教学的基本状况,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会后填写《学生座谈会记录表》(附表 16),并将信息员反映意见及学生座谈会反映意见及时反馈有关院(系部)和任课教师,以改进教学。
4、教学运行情况
检查内容包括教师授课进度执行情况(含实验实训)、实践性教学环节执行情况、作业布置及批改情况、课外答疑、习题指导情况、听课评课、教研活动、教材使用情况、教师调课情况;以及教学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进、改革的情况等。检查方式为教师自查填报《教学检查教师自查表》(附表 17)院(系部)组织教研室复核确认。根据期中教学检查的各项结果,由院(系部)和教研室填写《教学检查记录表》(附表18)存档并及时报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以便抽查。
三、期末教学检查
期末教学检查的项目与期中检查基本相同,重点为教学运行与完成情况及效果。检查方式以各院(系部)自查为主,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根据具体情况组织抽查。根据检查结果由院(系部)填写《教学检查记录表》(附表 18)存档,并报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同时检查统计本学期各项教学文件、表格的填写与完成情况、整理归档情况;各门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学质量情况;试卷和考风考纪情况;期中教学检查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含在教学总结中);下学期开课、任课、排课准备情况,教师授课任务布置情况等等。统计后填写《学期教学工作完成情况检查总结表》(附表 19)存档并报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
四、教学情况抽查
教学情况抽查主要基于平时学生对教学情况的反馈来进行。学生教学信息员是教学情况反馈的主要来源。教学信息员联系教学管理部门和所在班级,定期填报和随时反映所在班级的教学动态,学生对课程教学的需求,以及对学院相关部门教学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针对学生反馈的情况,认真分析并开展调查研究。对确实存在问题的课程,要重点检查该课程的教学情况,包括教师备课、授课和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情况,进行随堂听课和抽查教师教案等。对教学检查的结果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帮助督促教师改进教学,同时将情况反馈所在院(系部)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以加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