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临护教研室集体备课
12月9日下午,护理学院临床护理教研室在5505会议室进行了主题为“《临床胜任力》教学方法探讨”的集体备课活动,活动由临床教研室主任郭小兰老师主持,参会人员有临护教研室专职教师及《临床胜任力》各位任课教师。
首先,郭小兰老师简单介绍了《临床胜任力》这门课程的设置目的、课程性质、课程内容以及理论实训学时等内容。该课程在上一轮教学中是首次授课,由于疫情的缘故全部线上进行(包括实训课),因此下一学期将面临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面授课。因此本次集体备课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对上轮教学的经验总结及分享,另一方面是探讨下一轮授课的教学方法使用及改进。
紧接着,各位参会老师就本人对该课程的理解以及如何进行课程教学进行了发言。姚洁老师在上一轮授课中充分利用雨课堂,对学生布置自学任务,选取妇产科护理学病案,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雨课堂作业。最后集中选取一个时间,让学生汇报关于这个病案的诊断、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但考核时由于是分组讨论,无法估计组内人员具体差异。为此,经过大家讨论,最终决定该课程统一固定分组,组内人员可在不同课程间轮流各种不同分工,尽量做到每个人能充分参与。
郭小兰老师及王萍丽老师,在上一轮教学中均采用了PBL教学方法。起初只给学生基本资料及主诉,随着学生的不断提问,再给与补充资料,直到一个完整病案浮现,并完成完整护理病例。该教学方法有效地锻炼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及对临床病案的分析能力。张恩老师同样也使用病案教学,但不同的是,病案中已完整给出病案信息以及医疗诊断,不需要学生分析判断是什么疾病,但却需要学生提供准确的全面的护理。虽说课本上有全面的护理措施,但病人却各不相同。在上轮教学中发现,学生大多是按照书上制定护理计划,不会根据具体病案发现问题并制定护理措施。因此张恩老师提出,在有确定的医疗诊断的病案教学中,需注重学生根据实际病案考虑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晓伟老师使用DXR智能模拟病案系统,一步一步对模拟病人进行评估、诊断、制定措施、执行计划以及评价,完成整个护理程序。在这过程中,给出问题,或提问或解答学生疑问,充分锻炼了学生按照护理程序给病人提供全面护理的思维模式。
最后,郭小兰老师对本次集体备课做了总结,充分肯定了每位任课教师对该门课程的精心设计与准备,同时也发现各位授课教师各有各的授课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尝试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领略不同的教学风格。各位任课教师之间也可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自己在这门课程的教学。通过本次集体备课,不但使教师们互相学习了更多的病例讨论方法及PBL教学方法的应用,而且明确了下一轮的《临床胜任力》这门课程的教学如何开展。